教学通告

实践教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通告 -> 实践教学科 -> 正文

关于开展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26

各二级学院、思政部: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学校决定开展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对象

1.凡我校在校本、专科生均可以团队或个人名义申报。

2.每个项目团队总人数不得超过5人,团队分工要清晰。

3.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加一个项目,不允许交叉申报。

4.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和跨年级合作研究,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申报。

5.原则上每个项目有1~2名相关学科指导老师,同一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个项目,特别优秀的学生或团队可以申请不要指导老师,自已独立完成,并填报《新余学院大学生独立完成创新训练项目申请表》(见附件1)。

(二)申报注意事项

项目必须是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且由学生本人完成的非教学计划安排的研究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年论文不能申报立项。立项项目原则上分为以下五类:

1. 发明制作类作品: A类:高新科技作品;B类:对行业、企业一线生产技术有较大改进的项目;C类:对社会生活带来较大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申报项目要求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理工类学术论文:可从本专业领域内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 社科类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 包括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要求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4.文学艺术作品: 包括小说、电视或电影剧本、报告文学、诗集、散文集及美术作品。

5.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二、立项程序

1、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进行自主选题,也可以和指导教师共同商讨选题,填报《新余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并提交至所在二级学院、思政部。(学生提交申报书截止时间为:2015年5月13日)

2、各二级学院、思政部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初审,审查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研究计划、经费额度和申请者的研究能力等,并填写评审意见。

3、各二级学院、思政部于5月15日前将申报书(见附件2)及汇总表(见附件3)纸质材料报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xyxysjk@163.com,逾期不再受理,联系人:裴建良,联系电话:13879028270。

4、学校组织专家于5月19日(周二)下午2:30在主教学楼(主B306、主B307多媒体教室)对各二级学院、思政部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每个项目负责人需按时到评审现场准备PPT汇报,汇报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评审结果将在5月25日前网上公示。

5、学校将在校级立项的基础上遴选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的立项评审。

三、组织管理

1、请各二级学院、思政部广泛动员,组织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申报。

2、项目审批立项后,请各二级学院、思政部按照《新余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严格做好各项目的过程管理工作。

4.项目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半年,但必须在毕业前完成项目。学校将进行阶段检查,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并通过校园网络信息发布,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5. 验收考核:项目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结题申请,学校将组织项目验收,验收合格后,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指导教师获得相应的教研工作量(参见《新余学院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新余学院教师教研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试行)》(余学院发【2015】3号)。 

 

四.经费资助与使用

学校对正式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资助额度一般项目每项为500 -1000元,校级重点项目为1000-2000元。大型重点项目,若经费不够,可通过专家评审、校领导特批追加经费。校级项目立项后学校拨付50%经费,结题验收合格后拨付另50%经费。经费报销经二级学院、思政部指导教师同意、教学院长签字后由专人统一到教务处审核报学校领导审批报销。不能按时完成项目计划的,要说明理由,提出书面的延期申请,经教务处审定后方可延期,延期时间不超过一年;无法完成项目的,学校将取消其项目经费的使用权。

附件1:《新余学院大学生独立完成创新训练项目申请表》

附件2:《新余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